隨著我國經濟建設蓬勃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近年來在我國的一些大、中、小城市相繼開發建設了大量的生活小區、公用建筑等。為適應市場經濟的需要,物業服務企業應運而生,并逐步發展成為一個新興的行業。
為了促進物業服務行業的持續、健康、快速發展,迫切需要以服務認證為手段提高服務質量和標準化水平,規范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依據《國民經濟分類》(GB/T 4754-2111)與《認監委2016年24號公告》中的服務認證領域分類,物業服務認證屬于SC09不動產服務。
當前的物業管理行業標準體系是運用系統管理的原理和方法,對行業進行全面梳理和分析,識別行業發展中相互關聯、相互作用的標準化要素搭建形成的有機整體,是行業未來標準化發展的藍圖。但是標準體系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是一個動態系統,具有隨時間的推移而變化、發展和更新的特點。隨著近年來國家實施標準化戰略,物業管理行業對安全綠色日益重視等變化因素,標準體系也要隨之進行完善和修訂,使其更加科學、適用。
增加標準有效供給,加快出臺一批對行業有重要影響和急需的標準目前三項國家標準和十項團體標準編制在行業內產生了強大的影響力,行業領先的大型企業都實質性地參與了標準編制工作。在國家標準方面,加快《物業服務安全與應急處置》《物業管理術語》《物業服務顧客滿意度測評》標準出臺,滿足行業對基礎和安全標準的需要。在團體標準方面,盡快實現物業業態標準的發布和實施,發揮標準對各物業業態管理的規范和創新引領作用。同時還需要進一步加大標準的供給,在行業重視和普遍關注的綠色物業、服務質量評價、服務合同指標要素標準等方面開展標準預研和編制工作,提高標準的編寫質量和水平。
為企業提供科學有效的管理指南。通過物業服務認證,強化員工的服務意識,提高企業人員的綜合素質。加強員工的自主性,提高整體服務水平。
物業服務認證證書如可查詢推行新型城鎮化戰略為契機,進一步擴大物業服務管理覆蓋面,健全物業服務市場機制,轉變物業服務發展方式,創新商業模式,提升物業服務智能化、網絡化水平。2017年12月15日住建部發布《住房城鄉建設部辦公廳關于做好取消物業服務企業資質核定相關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確各地不再受理物業服務企業資質核定申請和資質變更、更換、補證申請,不得以任何方式要求將原核定的物業服務企業資質作為承接物業管理業務的條件。因此,物業組織可申請物業服務認證,以此作為物業組織已滿足物業相關服務要求的證明。
標準實施的前提是讓執行者知道有標可依,正確理解和使用標準。加強標準宣貫工作,發揮標準起草單位和技術歸口單位的主渠道作用,采取宣貫會、培訓班、遠程教育等多種方式進行國家、行業、團體標準的宣貫培訓;開展標準化培訓班和大型論壇等活動;拓寬標準發行的渠道路徑,利用好報刊、電視、網絡等媒體擴大宣傳。開展物業服務認證,對物業服務質量進行第三方評價,為標準推廣創造公平的競爭環境和樹立良好的品牌效應。
充分發揮全國物業服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和中國物協標準化工作委員會的技術平臺支撐作用,每年定期開展標準化主題宣傳培訓,提高全行業的標準化意識和水平。利用物業管理行業博覽會、電視網絡媒體等開展標準化宣傳工作,使業主和廣大消費者知曉物業管理行業的標準化建設成效,提高全社會對物業管理行業高質量發展的信任和認可度。
依托中國物協標準化工作委員會建立集標準制修訂、標準實施推廣、標準化工作信息發布等功能于一體的標準化服務平臺,打造標準化信息的溝通渠道。
推行服務認證,促進物業管理行業提質升級。服務認證是國際和國內公認的一個非常好的標準合格評定方式,采用第三方機構參與形式,能夠保證結果的獨立公正。中共中央、國務院之前在《關于開展質量提升行動的指導意見》中就指出要開展和推廣認證工作,而在地方上深圳已經率先由產品認證擴展至服務認證,并首選物業管理行業作為服務認證的開端,目前正在編制《寫字樓物業服務要求》,并計劃2019年推行認證。物業服務質量的評價一直都是行業和消費者們重點關注的問題。未來行業開展服務認證將對提升物業服務質量產生非常積極的影響,能夠使我們的服務更有價值和得到社會認可。
實施“標準領跑者制度”,構建企業、社會、政府“三位一體”的市場共治體系。2018年,經國務院同意,市場監管總局、發展改革委、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實施企業標準“領跑者”制度的意見》。物業管理行業未來也可以通過實施企業標準領跑者制度來促進行業的良性發展。企業通過在標準信息公共服務平臺上公布企業所執行的標準信息,由第三方機構對平臺上的標準數據進行科學合理的比對,形成企業標準排行榜,由政府或者政府授權第三方單位開展評價,將排行榜中企業標準排在前列企業確定為領跑者,并發布領跑者榜單,并授予統一的領跑者標識。企業可以利用標準領跑者標識,提升企業的影響力,擴大企業的知名度,并且接受消費者和社會的監督。標準領跑者標識也為消費者傳遞優質服務的信息,提振了消費者的信心,最終將標準化帶來的好處切實回報給企業自身和行業發展。